3)第124章 这事儿有点大_娱乐圈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什么国庆假期之类的,提都不提。

  甚至他还不停的向龙一道歉,如果不是龙一这次有新的编排,需要提前合练几次,他都准备直接把国庆首演的原班人马搬过去给龙一撑场子了。

  龙一晕了,这待遇简直了……

  您老也是拥有国际声誉的音乐家了,矜持点好不?您这么热情反而弄的咱有些不自在了。也许在何老头子看来,龙一无偿贡献《梁祝》,这是一份大到没边的人情,可只有龙一自己明白,自己真的受之有愧。

  反倒是陪龙一过来的钱玉芬,一点没觉得违和,何树青有这反应才是正常。

  她还清楚记得,当初她把《梁祝》交给这何树青的时候,老头子最初还有些不屑一顾,结果拿起曲谱看了个大概,就傻眼了。然后拎起小提琴,刚拉了个开头,直接老泪纵横……

  多少年了,Huaxia的音乐人终于拥有了一部能够为Huaxia音乐界正名的原创曲目(这个时空根本没机会打抗战,《黄河》自然没有了诞生的土壤……)。

  交响乐毕竟源自于O洲,这个时空的Huaxia,虽然在各个领域都很强势,但在交响乐的领域,依然像是差着一口气。Huaxia不缺拥有国际声誉的指挥家、演奏家,原创作品也有不少,但偏偏缺少一部真正拥有国际声誉的代表性交响乐作品。

  Huaxia各支古典音乐乐团,演出的节目单上也总是以欧米的经典曲目为主。虽然这些年Huaxia的音乐人也努力想将一些经典的Huaxia民乐古曲或者戏曲作品,用交响乐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似乎很难解决“兼容性”的问题,总有一种“驴唇不对马嘴”的违和感,很难成为一个乐团压箱底的经典。

  《梁祝》是不同的。

  它是正宗的管弦乐表现形式,但任何人、哪怕没太多音乐素养的人也能听出来,它属于Huaxia。

  其实何树青也知道,如果严格按照西方经典的作曲理论来分析《梁祝》,里面有很多反传统的东西。当然,它反的这个“传统”,是西方古典音乐的“传统”,换一个西方的作曲家,是绝对不会、也不敢这么写的。

  但也正因为如此,《梁祝》才真正拥有了那种挥之不去的“Huaxia味”,也才真正拥有了成为传世经典的可能。

  当他听说这部作品的作者之一,是一位年不及十八岁的孩子,何树青险些心脏病发作——这怎么可能?难道偌大的Huaxia,那么多玩了一辈子古典音乐的人,爬上巅峰的居然是个小孩子?

  请收藏:https://m.xing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