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3章 卷四 北魏后裔 ,文帝嫡系。_贞观无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袭的恐慌,但对大家的生活倒没多大的影响。

  只要李承乾平安无事,这种事儿对大明其实反而是好事,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大明恐怖的凝聚力。

  而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日月山的商铺也是越来越多。

  如今的日月山,也终于有了一丝繁荣的模样。

  说起来,最聪明的还是那一群商人,短短时日,几乎长安能买到的,日月山都能买到,甚至长安买不到的,日月山也能买到。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大明自身的生产力了。

  为了养活大明数十万的人口,整个大明有数万人投身于工坊之中,而放牧种地的人却是越来越少。

  严格来说,李承乾的这种做法还是不够稳妥的。

  现如今的大明所有的粮食几乎百分之九十都依赖于进口,这等于被人卡住了咽喉,未来万一和周边的国家发生了矛盾,单单就这一条,就能要了他老命。

  当然,这也怪不得李承乾,他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草原上连年的雪灾,别说种地了,就连畜牧业都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打击。

  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图谋吐谷浑的原因。

  慕容伏允有一点儿想得太理所当然了。

  他认为李承乾不过是在为自己今后谋夺大唐的皇位在给自己增添筹码,至少短时间内,李承乾不应该把重心放在吐谷浑才对。

  以己度人,如果他站在李承乾的位置上,他一定想的是先确定自己大唐的地位,再图谋其他。

  孰轻孰重,他分得清。

  但李承乾会如他所愿么?

  不可能的,李承乾想要什么?

  他想要一个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帝国,不说比大唐强大,但至少有抗衡大唐的实力,未来就算真的在皇位之争中输了,他的那些兄弟也不敢轻易对他动手。

  这才是李承乾的目的。

  大唐,是他的,也不是他的,因为这不取决于他。

  但大明不一样,大明是他的,也只能是他的,就这么简单,直接。

  所以,吐谷浑,李承乾势在必得。

  这也是他为什么会下如此大的功夫,也要稳定大明的原因。

  真要是按照慕容伏允所想的那样,他这会儿就该回长安了。

  而就在最近几天,日月山又有几家商号开业了。

  其中最大的莫过于元氏商行。

  说起这元氏商行那就有些意思了,据说,这元氏商行乃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后裔。

  这来头就有点儿大了哈。

  当年拓跋宏推行汉化之后,改拓跋氏为元氏,这也是草原上元氏的由来。

  不过这些年来,草原上元氏的族人几乎都重新改回了拓跋氏,所以元氏商行一开业,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毕竟草原上很多人都是昔年北魏灭亡之后,定居于此的。

  毫不夸张地说,元氏商行开业的时候,就连普西偌、伊原锡这些大明的高官都亲自去捧了个场。

  没办法,看到这

  请收藏:https://m.xing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